为深化创新创业育人体系,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既有扎实专业功底,又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潜能的复合型医学人才,内蒙古医科大学精心组织了专创融合高阶讲座系列活动。10月2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日间化疗病区主任贾晓琼为学生讲授了题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最新进展”的讲座。

贾晓琼开篇强调,现代肺癌治疗的根本转变在于:肺癌作为目前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位于首位的疾病,不再被视为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由不同驱动基因突变定义的疾病集合。治疗决策已从传统的“一刀切”(仅依据病理类型和分期)转变为“精准医疗”模式,即基于患者的基因分型和生物标志物检测结果来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讲座中,贾晓琼结合了实际临床病例,围绕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诊断分期及治疗进行讲解。同学们初步了解肺癌治疗的主要方法,肺癌外科治疗从萌芽期的单纯肿瘤切除,到微创外科在肺癌中的应用优势。放疗作为局部治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分为术后辅助放疗、同步放化疗和姑息放疗。贾晓琼提到了我院作为自治区首家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质子中心正在建设中,质子放疗准确性更高、副反应更小、治疗效果更好。介入治疗是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的产物。化疗剂量效应关系中,药物浓度越高,杀伤性越强。基于此将导管在监视下插入肿瘤的供应血管,然后将所选用的化疗药物直接注入瘤体中,达到化疗药物杀伤肿瘤的目的。

内科作为肺癌的重要的治疗手段,贾晓琼重点讲解了近年在围手术期、局部晚期、晚期治疗的进展。在开始治疗前,必须对肿瘤组织进行全面的生物标志物检测。这通常使用二代测序技术,目的是寻找如EGFR、ALK、ROS1、BRAF、MET等驱动基因突变。检测结果是选择靶向药物的唯一依据。肺癌的治疗已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长期过程。对于早期患者,术后使用靶向药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对于晚期患者,则通过一代代序贯使用不同的靶向药或联合其他方案,尽可能延长生存期并维持生活质量。联合治疗是趋势为了克服耐药、提升疗效,“强强联合”是当前和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课堂气氛热烈,同学们全神贯注,认真聆听并详细记录。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肺癌的流行病学的疑惑点以及临床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与主讲人展开交流。贾晓琼就不同病理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了详细解答,为同学们提供了清晰的思路。
此次讲座的成功举办,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拓宽了专业知识视野,更对未来的临床实践充满信心。
稿件来源:教学部
编 辑:池 源
初 审:马双叶
复 审:胡 媛
终 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