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科研工作依托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紧密围绕内蒙古医科大学发展理念,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和自治区医学创新中心建设,努力打造祖国北疆肿瘤医学科研高地。
2025年10月起,科研部将按季度将全院发表的中科院3区及以上SCI论文(Article)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官微进行科研成果展示,为读者及时介绍本院最新研究成果。
此次推出文章为2025年1月-3月Online的SCI论文。

一

论文题目
PD-1 antibody camrelizumab plus apatinib and SOX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FP-producing gastric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 adenocarcinoma (CAP 06): a multi-center, single-arm, phase 2 trial
PD-1抗体卡瑞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和SOX作为产AFP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CAP 06)患者的一线治疗:一项多中心、单臂、2期试验
发表期刊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
成果简介 2025年3月1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张小田教授团队发表有关PD-1研究的主要结果: 产甲胎蛋白的胃或胃食管交界处癌(AFP-G/GEJ)是一种罕见的胃癌亚型,与非AFP-G/GEJ癌相比,其血管生成增加,免疫抑制更强。这项多中心、单组、2期试验(ClinicalTrials.gov NCT04609176)评估了作为AFP-G/GEJ腺癌患者一线治疗的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和S-1和奥沙利铂(SOX),以及随后的卡瑞利珠单抗+阿帕替尼维持治疗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和生物标志物。 主要终点是在全分析集中根据RECIST v1.1确定的客观缓解率(ORR)。次要终点是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反应持续时间、反应时间和安全性。2020年12月4日至2023年8月4日期间,入组并治疗了36名患者。该试验达到主要终点,确认的ORR为66.7%(95%CI:49.0–81.4)。DCR为88.9%(95%CI:73.9-96.9)。中位随访11.7个月(范围:3.2-37.9),中位PFS达到7.8个月(95%CI:4.9-12.3),中位OS达到18.0个月(95%CI:10.5-NR)。未发现新的安全问题。在探索性分析中,具有持久临床益处的患者表现出更高的治疗前(PD-1+) CD8+ T细胞密度和有效评分。研究显示,卡瑞利珠单抗加阿帕替尼和SOX一线治疗,然后卡瑞利珠单抗加阿帕替尼维持治疗,在AFP-G/GEJ腺癌中是有效且安全的。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张小田,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执行院长。国家杰出医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消化系肿瘤整合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PI、北京市“登峰”人才培养计划团队负责人、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胃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理事、肿瘤信息化管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临床肿瘤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癌症防治学会消化道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JAMA》《Nature》《Lancet》《JCO》等主刊/子刊发表文章33篇 ,单篇最高引用371次 ,撰写指南27项 ,24项研究改写33项国内外指南。
擅长方向:消化系统肿瘤(胃癌)防诊治一体化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致力于推动我国胃癌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精准诊疗水平走向国际前沿。
二

论文题目
Sodium citrate pretreatment enhances CAR-T cell persistence and anti-tumor efficacy through inhibition of calcium signaling
柠檬酸钠预处理通过抑制钙信号传导增强CAR-T细胞的持久性和抗肿瘤效果
发表期刊
《Frontiers in Immunology》
成果简介 2025年3月17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奥旭东副研究员团队发表有关CAR-T细胞研究的主要结果,该研究由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21GG0169)、内蒙古医科大学面上项目(YKD2022MS012)等资助。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利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靶向并消灭肿瘤细胞,在血液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取得了革命性进展。然而,尽管CAR-T疗法在血液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疗效,其在实体瘤治疗中的应用仍面临T细胞耗竭、持久性差的挑战。在体外扩增过程中,CAR表达引发的持续性信号传导会导致CAR-T细胞耗竭,从而限制其疗效。为应对CAR-T细胞耗竭这一问题,抑制钙信号传导被认为是一种潜在解决方案。鉴于柠檬酸钠能够螯合钙离子并抑制钙信号传导,本研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柠檬酸钠预处理显著降低了T细胞耗竭,并增强了CAR-T细胞在实体瘤微环境中的持久性与抗肿瘤能力。本研究旨在解决CAR-T细胞在实体瘤微环境中易耗竭的问题,为CAR-T疗法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在CAR-T培养基中加入柠檬酸就可以提高CAR-T的抗肿瘤能力,该方法简单易行,为CAR-T生产工艺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奥旭东,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科研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表观遗传学及肿瘤生物治疗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方向:(1)以乳腺为模式器官,探讨表观遗传修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抗药性、复发及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肿瘤免疫疗法(NK, CAR-T, CAR-NK等)的临床前机制研究。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内蒙古医科大学科技百万项目1项、内蒙古医科大学面上项目1项、内蒙古卫健委科研项目1项;第二参与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项、中央引导地方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项目1项、内蒙古自治区卫健委科研项目1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论文8篇。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内蒙古医科大学2016-2020年度科研先进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第三层次人选;2023年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人才选拔培养项目”人选第三层次。
三

论文题目
Associations between long-term exposure to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its constituents with lung cancer incidence: Evidence from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in Beijing, China
长期暴露于空气细颗粒物及其组分与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基于中国北京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表期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成果简介 2025年3月1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杨雷副研究员团队发表有关细颗粒物长期暴露与肺癌发生相关性研究的主要结果。该研究由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公立医院科研联合基金科技项目(2023GLLH013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消化道肿瘤)科研基金(2023SGGZ068)等基金资助。 该研究基于北京130,860名前瞻性队列人群,利用Cox模型探讨长期暴露于PM2.5与肺癌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利用混合暴露模型[加权分位数和(WQS)和基于分位数的g计算(Qgcomp)]和机器学习模型[带有SHapley加性解释(SHAP)的随机森林模型]来定量分析不同PM2.5的具体成分对于肺癌发生风险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PM2.5及其组分均能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PM2.5及其组分黑碳(BC)、铵(NH4+)、硝酸盐(NO3-)、有机物(OM)和无机硫酸盐(SO42-)的5年平均浓度每增加1μg/m3,肺癌的发生风险(HR)和95%置信区间(CI)分别为1.01(95% CI: 1.00, 1.02)、1.23(95% CI: 1.06, 1.42)、1.15(95% CI: 1.04, 1.27)、1.08(95% CI: 1.02, 1.16)、1.04(95% CI: 1.01, 1.06)、1.08(95% CI: 1.03, 1.15)。在WQS和Qgcomp模型中,BC和SO42-的正权重最高。SHAP分析显示SO42-和BC分别是第一和第三重要的贡献者。该研究结论显示长期暴露于PM2.5能显著增加肺癌的发生风险,,而PM2.5中的BC和SO42-发挥了关键作用。 四

论文题目
The epidemiological landscape of lung cancer: current status, temporal trend and future projections based on the latest estimates from GLOBOCAN 2022
基于GLOBOCAN 2022最新数据的全球肺癌流行现况、变化趋势及未来预测分析
发表期刊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成果简介 2025年2月17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杨雷副研究员团队发表全球肺癌流行病学现况、变化趋势及未来预测的分析结果,该研究由内蒙古医学科学院公立医院科研联合基金科技项目(2023GLLH013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消化道肿瘤)科研基金(2023SGGZ068)等基金资助。 该研究利用GLOBOCAN 2022最新数据,分析比较了全球肺癌在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ASIR)、死亡率(ASMR)及其与人类发展指数(HDI)的关联性。同时分析了ASIR/ASMR的长期变化趋势(EAPC),及至2050年的发病死亡预测结果。研究显示,2022年全球肺癌新发病例2,480,675例死亡1,817,469例。肺癌的ASIR和ASMR在世界各地区差异很大,ASIR为2.06 - 39.38 / 10万,ASMR为1.95 - 31.70 / 10万。仅中国的肺癌发病与死亡例数就分别占全球肺癌发病和死亡例数的40%以上。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的ASIR和ARMR均随HDI升高而升高(R2: 0.54和0.47,P值均<0.001)。根据纳入分析的数据显示,2001-2010年ASIR和2001-2015年ASMR在男性人群中呈下降趋势(EAPC分别为1.50%和- 2.22%),而在女性人群中呈上升趋势(EAPC分别为1.08%和0.07%)。在50岁医生人群中ASIR和ASMR的变化趋势类似;然而,在50岁以下人群中则观察到下降趋势。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增长,到2050年的预测结果显示,肺癌的新发和死亡例数将分别比2022年的例数增加86.2%和95.2%。值得注意的是,早发性肺癌的增加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而在发达国家中早发性肺癌的发病例数在减少。该研究结论显示:肺癌仍然是全球主要的癌症负担。应积极在控制烟草消耗、早期筛查和精确治疗方面采取及时的预防干预措施,否则未来全球肺癌的疾病负担将进一步增加,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 以上两篇文章作者均为杨雷副研究员 作者简介
第一/通讯作者
杨雷,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青年人才(2016)、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青苗”人才(2022)、内蒙古自治区新时代专业技术二层次人才(2023)、内蒙古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第五层次人才(2025)。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整合防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标准化协会生物资源与设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罕见病联盟/北京罕见病诊疗与保障协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内蒙古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秘书长、内蒙古抗癌协会环境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预防医学会健康统计与大数据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务院总理基金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各一项、作为负责人或参与单位负责人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及北京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项目、负责海淀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项目子项目(250万)。主要研究方向为常见高发癌症的筛查与早诊早治。近五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高水平杂志发表文章18篇。4篇论文入选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1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内学术论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论文高被引学者,2024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TOP1%。 五

论文题目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practices regarding whole-course management among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关于胃肠道癌症患者全程管理的知识、态度和实践:一项横断面研究
发表期刊
《World Journal of Surgical Oncology》
成果简介 2025年2月10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冯立教授团队发表关于胃肠道癌症患者全程管理研究的主要结果,本研究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消化道肿瘤)研究基金(批准号:2023ynxm04)资助。 本研究旨在调查胃肠道(GI)癌症患者关于全程管理的知识、态度和实践(KAP)。本研究采用的横断面研究纳入了2023年11月至2024年4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就诊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通过自我管理的问卷进行数据收集。该问卷收集了人口统计信息和KAP得分。结果显示本次研究的总共408名受试者的平均KAP评分分别为10.62±3.14(满分15分)、39.11±4.94(满分50分)和31.35 ± 5.60(满分40分)。知识与态度(r = 0.307, P < 0.001)、实践(r = 0.417, P < 0.001)呈正相关,态度与实践(r = 0.383, P < 0.001)呈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知识影响态度(β = 0.573, P < 0.001)和实践(β = 0.466, P < 0.001),态度影响实践(β = 0.525, P < 0.001)。由此可以看出胃肠道肿瘤患者表现出对全程管理的知识不足、态度温和和实践欠佳。通过专门的健康教育提高知识和态度,可以改善实践。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
黄敏,护理学硕士,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护理部干事。在我院工作期间主持各类科研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3篇,其中SCI论文1篇;以第一发明人发表实用新型专利1项;以第一开发人发表软件著作权1项。

通讯作者
冯立,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副院长。2011起在我院腹部外科任主治医师,2016年通过副主任医师评审。在我院工作期间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冯立教授从事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多年,特别在胃癌、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对肠瘘的保守治疗及炎性肠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经验。 擅长方向:长期从事腹部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特别在胃癌、结直肠癌的综合治疗,对肠瘘的保守治疗及炎性肠病的诊治具有较丰富经验。 稿件来源:科研部 编 辑:池 源 初 审:奥旭东 复 审:胡 媛 终 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