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最近吃饭总觉得哽噎”一句看似平常的主诉,背后却隐藏着“致命危机”……
4月22日,介入治疗科手术室内,正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拆弹行动”。随着一枚存在于胸主动脉的“血管炸弹”被成功拆除,我院首例高难度胸主动脉开窗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宣告成功。
吃饭哽噎 来自身体的危险信号
患者因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进食哽噎,入我院就诊。增强CT检查结果显示,患者主动脉弓局部瘤样突出,后诊断为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
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就像一颗深埋在人体内的“定时炸弹”,其危险性不言而喻。瘤体一旦破裂,便会引发致命性大出血,严重威胁生命安全。更为棘手的是,该动脉瘤的位置特殊,紧邻左侧锁骨下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是为脑干供血的重要通道,若处理不当,患者极有可能面临严重后果。
精准谋划 “拆弹部队”的周密方案
情况危急,医院当即组织会诊,介入治疗科副主任玉海在参加会诊后,精准判断,确定将患者转入介入治疗科进行手术治疗。
“就像在悬崖边拆炸弹,既要清除病灶,又不能伤及生命线。”这句话准确地形容了这次手术面临的难题。
面对如此复杂且高风险的病情,玉海副主任带领团队在有限的时间里反复研讨、精心谋划,最终制定了一套周密细致的手术方案:采用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并借助开窗技术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
这一方案既能隔绝动脉瘤,又能通过开窗技术精准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确保脑干供血不受影响。
紧急施救 与时间赛跑的生死博弈
手术当天,介入手术室医护团队紧密配合,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玉海娴熟谨慎地将覆膜支架通过股动脉送入胸主动脉病变部位,准确释放支架,隔绝动脉瘤。随后运用开窗技术,成功重建左侧锁骨下动脉,保障了脑干的供血通道。
整个手术过程紧张而顺利,最终这颗威胁患者生命的“定时炸弹”被成功拆除,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术后,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情况良好。患者在病床上向医生确认危险已经远离后,不禁感慨:“听到长了动脉瘤的时候吓了一跳,没想到这么顺利就没事了,真的太感谢了。”
胸主动脉开窗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术作为血管介入领域的前沿技术,对手术团队的技术水平、应变能力以及医院的设备条件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次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充分展示了我院介入治疗科在复杂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的雄厚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不仅为我院积累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也为今后开展更多复杂血管介入手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介入治疗科将始终坚持“以服务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以技术创新驱动医疗质量提升,通过强化多学科协作诊疗体系、革新介入治疗路径等系统性举措,全面提升血管介入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全周期、个体化的精准医疗服务,守护每一个宝贵的生命。
稿件来源:介入治疗科 王雪儿
编辑:刘彦君
初审:郭建海
复审:胡媛
终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