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胸部肿瘤外科团队成功实施第10例胸部肿瘤机器人手术——食管癌机器人辅助胸腔镜,实现了科室技术的新突破。
这10例手术中,有6例肺叶切除手术、2例肺段切除手术以及2例食管癌根治术;接受手术的患者年龄范围在52至78岁之间,其中部分患者还伴有其他健康问题。这些手术的成功完成,标志着我院在胸部肿瘤微创治疗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科室名誉主任也是科室原来的学科带头人魏起友介绍,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系统具备一些独特的技术特点:其一,它能够提供3D视野并进行放大成像,有助于医生更清晰地观察传统胸腔镜下极易被遗漏的组织细节,通过机械臂的精细操作全部清除,大幅降低了术后复发风险;其二,机械臂操作灵活稳定,“7个自由度的EndoWrist仿真机械臂+震颤过滤”,突破人手生理极限,能够帮助医生完成一些传统手术难以实现的精细操作;其三,手术切口较小,无需开胸或切断肋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肺癌、食管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部分患者因身体条件无法耐受手术。机器人手术通过“微创化、精准化、智能化”优势,显著提升了手术安全性:
对肺癌患者:可精准清扫纵隔淋巴结(平均清扫15-20枚,较传统手术多30%),降低局部复发率;
对食管癌患者:机器人可深入狭窄的胸腔间隙,完成食管全周剥离,同时保护迷走神经等重要结构,减少术后声音嘶哑、反流等并发症;
对老年患者:创伤小、疼痛轻,更能耐受手术,为高龄、合并症多的“高危人群”提供了治疗机会。
在医院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过程中,提升胸部肿瘤诊疗能力是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团队不仅带来了机器人手术的标准流程,更将“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深植团队——从术前3D建模精准规划手术路径,到术后加速康复(ERAS)方案的个性化调整,每一个细节都体现了“精准外科”的精髓。 目前,我院的机器人手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多种胸部肿瘤的治疗。未来,医院还将继续提升机器人手术系统的应用能力,有效增强了医院胸部肿瘤诊疗能力。
稿件来源:胸部肿瘤外科 李骜
编 辑:池 源
初 审:韩巴特尔
复 审:胡 媛
终 审:张媛媛
网址:www.nmgzlyy.com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42号
版权所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内蒙古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